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北语人物-> 正文

刘和平:授之以渔:翻译为孩子们的梦插上翅膀

发布日期:2010-12-09  作者:孙凝子 点击量:

刘和平

刘和平博士,中国译协专家会员,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译协常务理事,《中国翻译》《Forum》编委,全国翻译资格(水平)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协会翻译分会常务理事。
  刘和平教授多年从事法语教学和翻译教学,她所教授的课程《法语高级口译》于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她致力于翻译教学研究,先后发表专著和译著多部,如《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口译理论与教学》、《法国释译学派口笔译理论》、《笔译训练指南》、《街心花园》、《世纪儿》等。近些年她还围绕翻译教学发表论文多篇,如《语言教学中的翻译问题》、《技能化口译教学法原则》、《口译程序与翻译教学》、《翻译的动态研究与口译教学》、《口译教学探讨》、《再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翻译教学方法论》等。
  2009年2月20日,华体会体 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正式成立,刘和平教授担任系主任。为建设好翻译专业,尤其是科学合理地设计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教学大纲和相关课程,作为当时的翻译本科专业筹备组组长的刘和平反复论证,多方考察,四处奔走。可以说,翻译系的诞生凝聚着她多年的心血。本报记者对刘和平教授进行了专访,她就北语翻译专业的建设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楷体)
“我一直想在北语建立翻译专业”
  我是北语法语专业的毕业生,上学时我们也有翻译课,一周两节。那时我很羡慕老师的翻译能力,但也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更快地学习翻译?如果就这样一周两个小时地学下去,到底什么时候我才能独立承担翻译任务呢?这个问题成为我在硕士生和博士生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全球有二百六十多所翻译学校、学院或者叫翻译机构,翻译早已经成为一门独立于语言学和文学的专业。但翻译专业在中国至今还是一个三级学科。事实上,翻译专业和文学、语言学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懂一门外语就能翻译是一种传统观念,已经过时了。为适应国家经济和对外交流的迅猛发展,2006年教育部批准了首批试办翻译本科专业,至今已有包括北语在内的31所院校设置了翻译本科专业,40所学校获得了翻译专业硕士(MTI)授予权。北语自2008年开始招收英语和法语两个方向的翻译本科专业学生,并于2010年9月招收英语笔译和法语口译翻译硕士专业学生。
  北语拥有很好的留学生资源、充足的师资力量,而且与国外高校有着密切的交流合作,完全有能力建立一个高水平的翻译专业平台。为建立翻译专业,我们进行了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其成果之一就是中国教师与外教同堂授课。现在我们的翻译课上总会有一个法国学生做助教,中国学生从中文往外文翻,如果法国助教听不懂,说明翻译的信息或语言存在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会针对学生听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看看到底应该如何翻译。课后这位助教还同我一起修改学生的作业,并定期讲解相关的语言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外语水平。事实证明,中外学生同堂学习翻译的方式值得推广,这也是北语的独有的优势。我们还在试验的基础上先后同法国的一所大学开展了两个学期的网络在线远程同步翻译教学,中外学生都对此种授课方式给予了非常积极的评价。
“翻译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
  有人认为翻译专业就业面太窄,可能会影响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实际上,翻译是一个开放型的专业,实践性、应用性极强,不仅需要良好的语言基础,更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百科知识。应该说,未来的译者和译员应该是多面手,是使用信息技术的专家,是传播和跨文化交流领域的专家,是编辑、审校或是谈判和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将北语翻译专业的培养模式归纳为“三个一”,即双语能力+专业知识+翻译技能,而且力求实现1+1+1≥3的效果。
  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有这样一个男孩子,他喜欢网页制作,对语言并不是很感兴趣。在大三和大四的时候,他在中关村的一家公司实习。他的优势立刻凸显出来:他既懂网页制作,又懂英语和法语,虽然他的英语和法语都不算强,但是用人单位认为,他会做网页,他的英语和法语比那些专门搞网页制作的人要强得多。这就是我刚才讲的三个一相加大于三,他发展的面很宽。这个学生毕业后被这家公司录取了。
  翻译专业的课程不应该以知识型为主,而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我们都必须突出技能训练。回到我们的教学理念上来,我们认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举个例子,我们每个月都会开一次班会。上个学期的第一次班会是谈自己的个人兴趣。有个孩子说喜欢博物馆学,我们就鼓励他以后从事博物馆学方面的翻译。接着问题就来了,怎么入手开始学呢?大家一起讨论出主意,答案很简单,就是北京有这么多家博物馆,可以一家一家去参观,然后告诉相关负责人说我喜欢博物馆学,如果你们有需要,我可以义务地给你们做讲解员、做翻译。你知道结果吗?那个孩子两个星期以后跟我说他去博物馆了,博物馆方面很欢迎懂外语的人去做志愿者。
  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去做事,而不是替学生做事情。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然后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这样,孩子们便可以慢慢地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应该说,翻译专业的诞生为学习外语的孩子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翻译系的未来发展
  目前大家对翻译专业的认识参差不齐,有偏见也有阻力。四年的时间要解决语言问题,要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还要训练和培养翻译能力,学生压力很大。因为,学会一门外语不等于学会了翻译,只掌握语言也无法承担翻译任务。今后我们希望能同兄弟学校一起思考和解决翻译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问题。当然,翻译专业本科生与硕士生课程的衔接和系统化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句话,如何培养高水平、专业化的职业翻译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学生眼里的刘老师是个风风火火、治学严谨,而在生活中又十分随和的人。学生们喜欢上刘老师的课,因为课堂气氛很活跃,“绝对不会打瞌睡”。也许是出于对翻译课程的喜爱,也许是由于刘老师的“威严”, 学生们很少有缺课现象。因为他们知道在翻译课上能学到很多真本事,特别是进入社会所必须的能力。
  刘和平教授对教书这个职业始终充满激情,对翻译系的发展也满怀信心。她直言快语地告诉记者,“我很喜欢教书,在答疑解惑的同时,我觉得老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培养他们一种治学思想和方法,让他们热爱学习,永远学习。未来希望北语翻译专业能够更快发展,为中国,也为世界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

分享到:

热点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