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华体会体 国际关系学院介绍

 

 


华体会体 国际关系学院自2021年独立建制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强化学科特色、开辟发展新路。全体师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咨政建言中彰显家国情怀,在学科建设中勇攀高峰,在人才培养中培育时代新人,用实干与创新铸就了一部“小学院大作为”的奋进篇章。

1993年,华体会体 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联合国研究中心,是华体会体 国际关系学科建设之始;2000年,正式设置国际政治硕士点并开始招生;2007年,招收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2012年招收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本科生;2014年,在国际政治系基础上组建国际关系学院(属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部)。2021年,成为独立建制的国际关系学院。

学院现有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和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三个本科招生专业和国际政治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国际事务专业的专业型硕士两个学位授权点。国际政治专业入选北京市(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20人,专职教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4人;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8人。教师队伍素质高,学缘多元,博士学位拥有率达100%。

国际关系学院教师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中美关系与中国周边安全研究、比较政治研究等领域,研究成果丰硕。在中国周边外交、美国对华政策以及比较政治研究等领域产出了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出版国内第一本关注气候俱乐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型著作,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建设性地参与了创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重要工作,并取得了学界公认的重要成果。

自2023年以来,学院教师有4篇咨政报告得到正部级和国家级领导批示,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CSSCI以上刊物10篇,出版专著5部。

学院领导和部分老师担任知名学会和学术团体重要职务,在国际关系学界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院长贾烈英教授为首届全国国际事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北京市高教学会国际政治研究分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副院长马方方教授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外交礼仪研究分会常务理事等。

2023年11月,学院入选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

学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校联合国知识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以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业计划)竞赛”等省部级赛事中多次斩获个人或团体奖项,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及优秀奖等。

国际关系学院重视以师生为本,培养具有公民意识、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和复合型高级人才。整体就业率逐年攀升,2024年,实现了本、研就业率双100%的优异成绩;国内深造去向包括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院校;国外升学去向包括美国西北大学、巴黎政治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荷兰莱顿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国际著名学府。

学院还有许多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外交部、财政部、中联部、新华社和众多央企、外企单位,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数百名知华友华国际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共同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