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人才队伍>>青年骨干教师>> 正文

陈卫恒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2-07-18 [来源]: [浏览次数]:

个人基本信息:

陈卫恒,男 ,河南 ,博士研究生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理论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近期主要侧重于词法、句法与音系的接口

职务及学术兼职: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

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理论语言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委员

开设课程:

语言学导论,音系学,生成音系学,音系学经典,语法化理论,词汇化理论,英语语法,英语语音

科研项目:

华体会体 教改项目(2005-2006):探究型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模式研究(项目负责人)

华体会体 教改项目(2005-2006):语言学及英语教学方向建设(项目组成员)

华体会体 新开课程资助项目(2006-2007):英语语音(C070103,主持)

华体会体 重大教改项目(2006-2008):探究型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体系建设(A200704,主持)

华体会体 重大教改项目(2006-2008):面向人才培养的“语言学概论”教改研究 (A200703,主要参与人)

华体会体 青年骨干教师计划资助项目(2006-2008),基于结构本位的英汉语法化进程对比研究(主持)

华体会体 十一五青年基金项目(2006-2010),基于结构本位的英汉音系对比研究(06QN10,主持)

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项目2009“文化接触与北京话变异研究”子课题“北京音系变异的结构制约”,主持

主要学术专著:

1.《跨语系历史比较语源学论略》(征求意见稿),1998年

2.《音节与意义暨音系与词汇化、语法化、主观化的关联:豫北汉语变音的理论研究》,华体会体 出版社,2012

教材:

3.《时文选读》(教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年

4.《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教程》(教材),外文出版社,2000年

主要学术论文:

1.《关于跨语系历史比较语源学的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5期

2.《会话含意与修饰转移(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Transferred Epithet)》:《外语教学改革与探索》,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1

3. The Intra-sentential Saliency Scale Postulate,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Press, 2002

4.《反切渊源补证》:《殷都学刊》, 2002年第4期(又见“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H1《语言文字学》2003索引4164)

5.《林州方言“子”尾读音源流》:2002山西太原“晋语研讨会”论文

6.《林州方言“子”尾读音研究》:《语文研究》 2003年第3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H1《语言文字学》2003年第12期 全文转载)

7. 《西洋汉语类型研究》:2003北京“西洋汉语研究”研讨会论文

8. Place where Lexical Semantics and Etymology Meet:2004国际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会议(北京)论文,《语文学刊》,2008年第6期

9. 《古韵之幽交涉与今方言Z变韵现象音变原理的一致性》,《殷都学刊》, 2004年第2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H1《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0. 《儿化变音对于本音的影响:淇县方言知庄章精组字读音考察》,2005北京市语言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

11. 《提高兴趣、化简规则、加深理解:探究式语法教学模式研究》,华体会体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集(2005卷),华体会体 教务处编印

12. 《联系交际、更新习惯、突出模仿、注重探究、强化练习——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模式初探》华体会体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集(2006卷),华体会体 教务处编印

13. 《共时音感与历时蕴含:安阳方言徽宗语的音系学解释》,首届汉语音韵学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大学,2006

14. Syllable as an obligatory unit of sound OR meaning: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typology,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国际语言学与教学会议论文,2006

15. 《虚、实字音演变类型的划分暨本、变音的互动关系》,见张涌泉等主编《汉语语言学探索:首届汉语语言学理论建设与应用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语言学会第13届年会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6. 《共时音系的历时蕴含:中宁方言“-子”变调的生成音系学解释》,《语文学刊》,2007,9

17. 《诸暨方言声调之谜》(与朱松波合作),首届汉语韵律及语调研究讨论会(辽宁大连),2009

18. 《作为文化译介单位的“字”与“词”:世界表达的中国化、中国表达的世界化》,《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5期

19. 《Z变音的空间分布》,《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二)》,2010,商务印书馆

20. 《D变音的空间分布》,中国语言学学会15届年会论文(呼和浩特),2010

21. 《儿化音对于单音字的影响——辉县、淇县方言卷舌声母的产生过程》,《语言研究》,2010,4

22. 《身体部位名词“足”的“充足”义来源》,《华体会百家乐 》,2010,5

23. 《Z、D变音发生的时间》,北京市语言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2010

24. 《Z、D 变韵的时空坐标:兼谈动词体标记“著”、“了”、“也”的关系及子尾、子变韵的衔接》,首届中国地理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0,北京[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Geo-linguistics (CGL-1)]

25.《洛阳和舞阳方言的Z变韵》,《语文研究》,2010,4

26.《面向阅读教学的英语探险小说语篇结构分析》,《语文学刊》,2010,6

27.《林州方言子尾读音暨子尾、子变韵两条弱化链条的衔接》,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论丛》,商务印书馆,2011(待刊)

返回】 【打印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