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正文

【线上教学】生动的直播课:赴泰志愿者岗前培训的名师讲堂

发布日期:2020-04-10 点击:

“需不需要每次看到学生笔顺有问题的时候都指出来?如果经常说这个问题让学生觉得写汉字太难了产生排斥感怎么办?”4月6日,在赴泰志愿者岗前线上培训的名师讲堂《汉语听说读写技能教学》的答疑互动环节中,来自15班的李娜同学向正与他们直播连线的授课专家张辉副教授提问。课前他们已经完成了本专题录播课程的自主学习,此刻正带着满满的疑问与专家相聚直播间。

培训日程已经过半,志愿者们早已习惯了每日与汉语国际教育各领域的专家名师们“线上有约”。“现在每天按时按点守在电脑面前,等着和各位大佬见面,幸福不已。”志愿者张婷说。

精琢慕课许你一片“知识森林”

志愿者们“幸福感”的背后,是华体会体 孔子学院教师培训中心、授课专家与摄制团队无数次的内容筛选、方案研究、大纲打磨、课程拍摄、精剪细修以及大量的实时对接连线。

部分课程的录制大纲

早在2月下旬,教师中心结合孔子学院总部学习平台已有资源的讲座课程内容设计就已铺开,原则是:查漏补缺,核心精制。既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课程资源,也要考虑赴泰的国别区域特点、理论研究的前沿性、在线学习特点、内容质量要求以及志愿者需求等因素,建设一批精品核心慕课。

迄今为止,已有12门课程完成了制作。这些课程涵盖的主题洋洋大观,师资阵容更是名师云集:姜丽萍教授开讲汉语综合课、苏英霞教授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案例、杨玉玲教授讲解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张黎教授评述对外汉语教材、贾烈英教授分析时事热点、韩玉国副教授分解初级语法教学的“讲”、“练”、“用”三步曲……

杨玉玲教授的慕课课程《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

3月23日起,精心制作完成的慕课在云课堂平台依次上线,很快得到了志愿者们的高度评价。甚至意料之外地,吸引了一批参训范围之外的学子慕名而来,通过各种渠道询问:“我不是志愿者,可以参加吗?”“在读汉教生,请问怎样报名?”“同想听大咖授课,求开放”……

对标线下培训的创新理念优势与师资队伍优势,北语2020年赴泰培训的核心课程建设完成了“升级迭代” 。借助更加开放的云上空间与资源平台,名师讲堂所呈现的,是一片知识延伸更加系统、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学习生态更加科学的“知识森林”。

直播连线:那么远,那么近

知识跨越山海,无远弗届。在名师讲堂上,学生们可以邂逅的,不止是北语的专家阵容,远在美国的犹他州中文双语浸入式教学主任Stacy Lyon、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修华静、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汉语教师世玉等外方专家,以及中山大学的周小兵教授也位列其中,让求知若渴的志愿者们直呼“荣幸!”“过瘾!”

不同于北语专家统一在京录制慕课,考虑到疫情期间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教师中心与京外及境外专家经过沟通与测试,采取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世玉老师主讲的《泰国汉语课堂的特点与教学策略》专题,先自行制作了视频课程,后进行直播答疑;而美国专家Stacy Lyon与修华静,以及周小兵教授的课程,则是全程直播授课+互动答疑。

周小兵教授的直播连线课程《泰国人学汉语常见问题与教学方法》

修华静院长的直播连线课程《21世纪国际汉语教学的挑战、机遇与应对

世玉老师在课程中为学员展示泰国汉语任务型教学之“过边检”活动

比之于线下培训,线上的直播连线开启了志愿者与专家名师零障碍对话的直通车。来自15班的王艳雯表示,“老师们都很幽默而且很平易近人!大牛们也很耐心地解决大家的问题,问1答1+,生怕说的不够全面,保证全方位地解决同学的各种问题” “每一位老师无论是上课还是答疑都温柔的不得了,学习都变得轻松很多。这种与名师直接学习的机会真的很难得!”12班的罗倩如是说。

张黎教授、张辉副教授与志愿者直播连线答疑解惑

山海相隔,那么远;与名师对话,那么近。网络让传统的课堂师生关系从“台上台下”转变为“脸对脸”,从“一对百”转变为模拟 “一对一”的体验感,构建出一个更加近距离、更加关注个体的学习空间。

课堂“翻转”了

当求知若渴的汉教志愿者与“宝藏”专家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黄悦副教授《巧用中国符号,讲好中国故事》课程提问

这是培训中每天都在上演的“剧情”。这些平均年龄仅24岁,大多属于95后的孩子,颇具追求进步的动力与组队学习的活力。在本次培训的“问题导向”机制下,他们激发出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师中心的培训理念中,从来不抹杀每一位成员的思辨意识,而是尽可能地鼓励大家提出问题,关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姜丽萍教授《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与教学示例》课程小班讨论后提交问题

尽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素未谋面,但这丝毫不影响所有人共同关注和讨论一个话题——在一个目标一致的群体内,对彼此身份的认同感很快便湮没了疏离感。班群讨论,热火朝天,课堂答疑,专家亦倾囊相授。

“自主学习+成员互动+专家答疑”的名师讲堂中,“定制式”的课程议题回应学员关切,真正让学员回归了教学活动的中心,专家成为引导者、参与者、协助者,课堂就此“翻转”了。

志愿者杨欢欢在贾烈英教授课程《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答疑后的思考

留堂作业“加码” “输入”落到实处

讲座类课程的学习效果巩固与检验很久以来都是培训的空白点。志愿者很容易陷入只学不思、学过就忘的“任务打卡”式学习“怪圈”,这种习惯盲目低效,即使按部就班地听完了课程,也很难真正将“输入”的东西消化、理解,并付诸实践。

本次名师讲堂课程,除要求志愿者以班级为单位每次提交课堂笔记外,也额外附加了一个小任务:围绕课堂主题,由专家出具一道延伸性的思考题,小班成员们要在课后进行话题思考、主题讨论,形成小班集体的讨论成果进行提交。“加码”的留堂作业,结合讲座课程的内容、特点设置,让志愿者们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将“输入”真正落到实处。

志愿者提交的部分课程课堂笔记及课后思考题讨论结果

千里“隔空”赴训,专家名师助力。如今,中国的新冠攻防战已进入缓疫期,生机和活力重回大地。2020年赴泰国的志愿者们亦如散布在南北大地上的春苗,用力地生长着。

网站建设:信息化办公室 | 内容维护:宣传部

Copyright © 华体会体 新型肺炎防控专题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