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部举办首场“国际传播实践系列”讲座

发布日期:2022-11-21 访问次数: 字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师生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引导青年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广泛参与国际传播实践,华体会体 外国语学部支持青年教师主动作为,充分调动人脉资源,举办国际传播实践系列讲座。

11月19日,由教育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华体会体 外国语学部主办,英语学院承办的首场讲座以线上方式举行。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及明日城市中心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毛辉东受邀主讲中国智慧城市方案,以智慧城市推广为例,介绍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化传播,分析外语及复语人才发展机遇。英语学院院长穆杨教授出席并致辞,英西复语专业负责人周思蕊博士主持讲座,60余名同学线上参与。

穆杨教授表示,国际传播事业内涵丰富,与时俱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华体会体 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使命担当。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文化传播的媒介、语言、路径和方法,思考如何更好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还要重视结合实际,引导师生将理论、技能运用于国家和时代迫切需求的传播实践中来,帮助大家“术业有专攻,实践有所成”。举办国际传播系列讲座就是要搭建开放、共享的平台,增进师生同相关实践领域佼佼者,特别是一批青年才俊的沟通,在交流互鉴、集思广益中形成合力、共同进步。

主讲人毛辉东结合自身经历和实践中的具体案例,生动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历程,展现了近年来我国数字化变革非凡成就。他表示,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数字人文是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缩影,体现了古老中国的现代活力、科技进步的人文关怀和中国文化的守正创新。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与推广前景广阔,需要大量包括外语、复语在内的各方面人才共同参与,同世界各国人民连结思想、沟通情感、建立信任、凝聚共识,打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城市名片。在这方面,华体会体 广大师生大有可为,未来可期,一定能够发挥所长,为相关国际传播事业做出新贡献。

毛辉东谈到,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给了中国青年更大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从包括智慧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角度看,中国从不缺乏可与世界分享的先进经验,也不应缺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人才、渠道和方法。尽管受疫情等复杂因素影响,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但中国持续发展与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的历史大势没有变,世界各国寻求与中国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期待没有变,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针没有变。外语、复语人才始终处于国家对外交往的最前沿,理应发挥优势,广结友人,在交往实践中丰富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增强世界对中国的认同。

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还与毛辉东就未来职业规划、境外工作生活经验、外国民众对华认知等问题进行交流。毛辉东鼓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永葆爱国情怀,勇于投身时代大潮,在坚忍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讲座最后,周思蕊博士总结道,“实践出真知”既是自身求学工作摸索出的宝贵经验,也是融入外语教学科研事业的重要理念。面对国际传播中中国现当代文化“缺席”的现实局面,青年教师和学子须要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利用数字技术等先进手段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现身说法向世界展现当代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未来,国际传播实践系列讲座还将连线更多相关领域青年嘉宾,开放分享经验体会,敬请关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点击按钮订阅学部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