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科研>> 学术会议>> 正文

2017汉语教育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第二讲成功举办

日期:2017-04-25 点击数:4

2017年4月20日下午4点,汉语教育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华体会体 主楼南200教室开讲。台湾中原大学邓守信教授为来自北语及兄弟院校的师生作了题为“现代汉语信息结构的教学”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汉语教育研究所所长张黎教授主持。

邓守信教授主讲

邓教授首先以一个教学实例引入“信息结构”的概念,展示了《当代中文课程》中的实际语料,说明什么样的说法是犯了信息结构的错误,并从Halliday、Chafe等学者对信息结构的定义出发进行了阐释。随后,邓教授讲解了信息结构的关键要素:第一个层次是新信息、旧信息,第二个层次是话题(Topic)、焦点(Focus)和对比(Contrast),并通过形象的举例和比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信息结构主要由新信息和旧信息两部分组成,新信息指双方在沟通时还未出现的信息,旧信息指双方在沟通时已经出现过的信息,沟通就是新信息和旧信息的互相叠换。在沟通中,旧信息可以被省略,英语和汉语在省略旧信息时的形式有所区别,例如中午我吃了炒饭,别人问我是否喜欢,英语会说“Do you like it?”旧信息“炒饭”被省略为“it”,而汉语直接问“喜欢吗?”,旧信息“炒饭”被完全省略,这是因为汉语可以省略人称(pro-drop),有零代(zero form)现象,而英语不能省略人称(non-pro-drop),所以英语将旧信息缩略为代名词,而汉语可以直接省略。邓教授认为沟通中的信息类型有三种可能:全新信息、全旧信息以及部分新信息部分旧信息,其中最常出现的情况是一部分新信息、一部分旧信息,全旧信息的作用不在于沟通,而是语用上的功能,如指责对方。一般认为,话题是旧的信息,焦点是新的信息。对于话题是否就是旧信息,邓教授表示存疑,并以“买电池”为例进行了阐述。

讲座现场师生认真听讲

接着,邓教授讲解了信息结构的机制,信息结构机制主要由音韵机制、词汇机制和句法机制三部分组成。音韵方面主要依赖重音、声调、语调等,句法方面主要依赖词序、信息标志等。语音的轻重长短缓急、词汇的选择、语序的不同等都会对信息的意义产生影响。邓教授认为,汉语是信息结构丰富的语言。最后,邓教授阐述了信息结构中重要的两个概念:基式(Base Structure)和变式(Structural Variants)。邓教授认为基式是由一个理论把句式线型化,每一个语法理论,都会产生线型语法关系,这个线型就是基式,而变式就是在此基础上词序、句型等产生的变化。邓教授认为基式比较像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是内化的、不会说出来的,凡是说出来的就都是变式。邓教授认为存现句就是一个信息结构,它的基式是SV,变式是SV、VS、V。他认为语法学界对“王冕七岁死了父亲”、“台上坐着主席团”等存现句的争议是因为一直以来都将其当作基式分析,没有考虑到信息结构,如果将存现句看作是变式进行分析,就不存在问题了。邓教授坦言他的观点可能存在较大的争议性,欢迎大家共同思考、探讨。

讲座在最后设置了提问环节,邓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亲切互动,大家就复合词、轻重音、基式和变式的判断标准等提出了疑问,邓教授认真回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和大家展开了进一步讨论,使大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讲座最后学生提问

今天的讲座介绍了现代汉语信息结构的具体内容,讲座获得圆满成功。此次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大家都受益匪浅。本周汉语教育学术论坛系列讲座将继续进行,时间分别为4月25日(周二)、4月27日(周四)下午4点,地点为主南200,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参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