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交流-学术报告- 正文

《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的构想与实践

时间:2019-09-23 来源: 发布人:

题目:《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的构想与实践

时间:2019年9月24日(周二)14:30-16:30

地点:新综合楼1127

主讲人:邵敬敏 教授(暨南大学)


主讲人简介:

邵敬敏,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1981年获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81-200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2002年起在暨南大学中文系任特聘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荣誉会长,《华文教学与研究》编委会主任。

出版著作50余种(含主编),主要有《汉语语法学史稿》、《中国理论语言学史》、《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上海方言语法研究》、《广告实用写作》、《广告语创作透视》、《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邵敬敏卷》、《汉语语言学评论集》、《汉语语法专题研究》、《港式中文与标准中文的比较》、《汉语语义语法论集》、《现代汉语通论》、《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汉语语法趣说》、《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等。在《中国语文》等期刊上发表语言学论文360多篇。并获国家社科以及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次。


讲座情况:

2019年9月24日下午,暨南大学邵敬敏教授来到华体会体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为学生们做了题为“《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编纂的构想与实践”的学术讲座。邵敬敏教授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兼任广东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总召集人,兼任多家杂志编委、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等校访问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崔希亮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邵敬敏教授首先讲解了“虚词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虚词”的重要性。接着,邵教授以虚词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广义虚词”的新概念,认为汉语的语法意义主要依赖于虚词来承担。邵敬敏教授强调形式验证,提出要为每个重要义项建立“定位框架”,他认为,所谓的“框架”是包括多个层次的,即语音的、词汇的、句法的、语用的和认知的等层面。

在谈论句法框架时,邵教授以“才”为例,指出凡是数量词或者表示时间、程度的词语,只要出现在“才”的后面,直接被“才”修饰或者充当被“才”修饰的动词短语的一部分,全句则主观认定“数量少、时间早、年龄小、范围窄、程度浅” ,凡是数量词或者表示时间、程度的词语,只要出现在“才”的前面,就必然主观认定“数量多、时间晚、年龄大、范围宽、程度深”,跟前者形成鲜明的对立。

邵教授从情态框架、充分利用大型语料库、重点分析高频组合、利用“知网”这几个角度出发,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事语言学研究的经验。

邵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将复杂的语言现象进行了透彻地分析,引起了在场学生的们浓厚兴趣。讲座进入尾声,大家踊跃提问,与邵教授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