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公告>>学术沙龙>> 正文

中国道路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十八讲“国际关系中的话语和情感分析”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10-17 [来源]: [浏览次数]:

9月26日,中国道路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十八讲暨校外专家进课堂学术讲座“国际关系中的话语和情感分析”在教四楼108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董青岭,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目前主要致力于大数据科学与国际关系的交叉研究。董青岭教授结合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北语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本次活动由华体会体 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中东欧研究中心合办。

讲座伊始,董青岭教授对自己的研究做了简要的介绍,称自己的研究为“左手写代码,右手写论文”,用计算机来模拟、预测武装冲突。本次讲座董青岭教授主要分为四个内容:社会情绪的波动感知;对新闻事件的自动编码;对新闻情绪进行度量;基于新闻事件预测新闻情绪。

董青岭教授首先以他对于大数据在反恐领域的研究导入,讲述了他和研究团队利用协同数据算法,将上亿条数据在五分钟的时间内迅速过滤完,再运用统计学中的概率知识预测恐怖分子的行踪,逐步缩小恐怖分子的搜查范围,对重点对象进行排查。接着,董青岭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利用蒙特卡洛算法追查凶手,这种算法可以计算出行凶者的作案密度图,运用高密度的数据分析出现的异常值。

首先,董青岭教授认为,国际关系是一门“高度的工程应用型学科”。通过大数据的密度分析,可以得知某一区域是否为热点,是否需要重点研究。董青岭教授在现场向大家展示了他带来的高密度即时性的大数据系统,可以将国际关系的研究比作天气预报,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大数据研究具有即时检测的特点。随后,董青岭教授从1971年托马斯·谢林模型的出现,到2012年社交媒体的大爆发为例,向大家阐述了社会情绪的波动感知。

其次,董青岭教授谈到新闻报道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有立场、有倾向、有财团赞助的,很难真正做到理性客观。同样,当人们在对一些新闻事件进行预测和评判的时候,也很难回避自己的非理性因素。因此董青岭教授强调,在进行事件预测时,不能仅收集一家报纸的言论,偏左亦或偏右的观点都要收集,才能对新闻事件预测进行编码。

再次,董青岭教授结合同学们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历来分析讲解对于新闻情绪的度量。董青岭教授将新闻情绪分为了12各类别,从最悲伤到最兴奋。接着通过对新闻报道中用词和用句的详细分析,将其量化。董青岭教授现场再次运用大数据系统向同学们生动地度量了新闻中的情绪。

最后,董青岭教授讲解了他利用视频中的面部微表情识别来处理分析新闻情绪。以特朗普多次电视讲话视频为例,通过大数据对特朗普面部微表情的记载,可以了解特朗普对于某些话题感兴趣的程度。

讲座结束之际,董青岭教授再次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向大家展示了大数据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体现出的魅力。相信通过此次精彩生动的讲座,同学们对大数据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