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公告>>图片新闻>> 正文

华体会体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时间]:2022-10-17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1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开幕会直播,习总书记的报告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引发热烈反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丁文阁教授认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二十大的召开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全党全国的一项中心工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项中心任务。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战略、新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学习、系统研究、精准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和及时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中,讲好中国共产党最新理论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讲好国家的战略性举措和历史性成就,真正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引导青年学生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同时,作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还要下大功夫学习、研究、宣传好二十大精神,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杜运辉教授认为,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历史、把握命运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高度统一。我们要把会议精神尽快融入到各门思政课教学之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为党育才、为国育才。比如,我们要把握好、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新世界观、方法论与贯穿其中的人民立场、基本观点和实践辩证法,深刻领悟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二十大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重要概括,继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改革创新;深刻领悟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物质观(自然观、历史观、时代观、未来观)、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唯物史观、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论、共产主义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创新;深刻领悟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所昭示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前途,继续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创新;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的准确涵义和历史进程,继续推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改革创新;深刻领悟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和建设公民道德、弘扬中华美德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继续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创新,等等。华体会体 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特别重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研究,尽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特色,为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新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林坡认为,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过程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青年强,则国家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培养德才兼备、能够并敢于担当民族复兴伟业使命的时代青年。伟大时代,呼唤伟大青年,造就伟大人才,成就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引了方向、指明了道路,我辈当有时不待我的紧迫、只争朝夕的精神、我将无我的态度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投入学习和工作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贾甫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总结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这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宝贵资源和有力支撑。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院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要义,结合思政课的目标定位,将二十大精神及时有机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加才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总结过去,擘划未来,催人奋进,系统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文献,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的历史。报告始终凝聚着团结奋斗的精神特质,深刻体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髓。报告中提出的新思路、新思想、新举措,须进一步学思践悟,落实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是奋斗者,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华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与思政各门课程内容高度契合,作为思政教师我们应该找准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好思政课程这一主渠道,以充实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新颖的教学方法为依托,将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注重学生在思想上的获得感和情感上的认同感,强化学生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领悟。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浸润学子心灵,武装大学生头脑,培养思行一致、守正创新的党的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秀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并号召全党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上好思政课,及时全面将总书记报告和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秋实表示,我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所做的报告,收获良多。报告内容精炼、内涵丰富、审时度势、高屋建瓴,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报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思想,都令人印象深刻。通过学习报告提升了自身对于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与中国发展建设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增强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感,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将在第一时间思考如何将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有机融入课堂,实事求是地用好三尺讲台,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申瑞杰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立意高远、亮点纷呈,众多表述受到广泛关注。作为概论课教师,我最关注的知识点是两个“行”。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概论课即将启用新的教材,课程安排有些变动,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主线。未来课程会着重聚焦这两个“行”,理论层面,将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层面,在学院的指导下,积极创新,探索大思政框架下的实践课程改革。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马源表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断对我们科学认识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成就,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方向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要深刻体会二十大精神,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将二十大精神及时融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之中;特别是在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方面,要在课堂中传达好 “北语”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世界窗口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宋鑫表示,收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的内心特别感慨。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立志以人民教师身份为荣,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本,结合专业特长和学科特色,做好党的理论方针路线的贯彻者和宣讲者,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人和引路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将以大会精神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风向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深学细悟,真正做到入心入脑,不断提高自己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决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并在贯彻落实中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把学习成果落实凝聚到教学教研的各项任务中,推动工作、指导实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