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于洪君: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纵横世界”系列讲座,第一季第一场)



202088日下午两点到4点,由华体会体 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主办的“纵横世界”系列讲座第一季第一场在“腾讯会议”平台如期举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联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大使、国际问题专家于洪君先生,以《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向大家呈现了一场站位高、格局广的高质量讲座,吸引300人在线聆听。


于洪君大使在演讲



黄靖教授主持活动


“纵横世界”系列讲座是北语国别院承担的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国别区域学建设的重要内容,邀请国内政府、智库、高校等机构的专家,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如何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如何适时的调整对外政策?中国在国际社会将会扮演何种角色?等诸多问题深入探讨,在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激发思想碰撞,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北语国别和区域研究院承担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职能,也希望将《纵横世界》系列讲座作为一份学术大礼包,送给全国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和备案中心。


罗林教授致辞


以下为于部长线上讲座的完整文字版及视频回放。


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于洪君

讲座纲要:

一、中国疫情阻击战和经济复兴战双双告捷影响深远

二、中美关系“准危机”已成世界大变局的重大变量之一

三、疫情冲击后的世界将在变与不变的对冲中走向未来

四、中国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化要有长期而充分的准备


大家好!


我们正在经历的2020年,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人类社会编年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深化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进入重要时间节点;这一年,国际社会抵制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新霸权主义,共同开启新一轮全球化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处于重大历史关头。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暴发,并且迅速地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这一重大事变一方面严重扰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使我们的全面复兴陡增许多变数;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发展和安全议程,无情地摧残和撕裂着整个人类社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竟然以这种一种异常艰难,并且是痛楚万分的特殊方式,展现在国际社会面前。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头等大事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疫情阻击战和经济复兴战双双告捷影响深远

目前已经查明,新冠肺炎去年早些时候就已经在世界各地悄然来袭。当时,国际社会对此缺乏认知,未能引起充分警觉。所以,今年年初新冠疫情集中暴发并蔓延全球后,整个世界猝不及防,许多国家不知所措。


中国是全球疫情阻击战第一战场。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武汉发现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迅速筑起阻遏疫情传播的钢铁长城。在没有任何经验和先例可循的形势下,中国取得了抗击疫情第一冲击波的重大成果。虽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把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同时为国际社会全面应对疫情冲击,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各国因宗教文化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治理体系不同,应对疫情的思路和方式千差万别。有的国家实行“群体免疫”,对疫情肆虐放任自流;有的国家实行非强制性管控,对社交活动似管非管,防控措施涣散无力;也有的国家管控措施反复不定,提前解除防控,导致疫情剧烈反弹;还有的国家缺乏统一协调,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防控措施和手段相互掣肘,导致疫情加速传播和蔓延。其中最典型的就美国。


中国高度关注全球疫情动向和抗疫形势。在本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情况下,中国一方面积极参与和推进国际抗疫合作,本着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及时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主动分享防疫技术和做法;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坚持对外援助,实实在在地支持世界抗疫斗争,为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独特贡献。


目前,世界各国防控新冠疫情的主要方法,仍是最大限度地控制人际交往。具体而言,就是对内封城断路、企业停工、市场歇业、学校放假,让所有人宅在家中;对外闭关锁国、暂停交往、阻断人流、减少物流。这种人与人彼此隔离、国与国相互封闭的抗疫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对各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运行造成巨大损害。各种迹象表明,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世界经济极有可能出现远比上世纪20-30年还要严重的大危机和大萧条。


受疫情严重冲击和全球经济衰退双重影响,我国经济虽然总体向好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内外循环受阻,下行压力超常。我们党和政府以“六稳六保”,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作为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各地复工复产复运复市快速推进,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已经收窄。日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又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思路,要求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今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已经实现正增长。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世界经济复兴战中,中国有望首传捷报,有望再夺头功。


显然,新冠疫情全球在流行,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改变着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改变着国与国的相互关系以及全球治理的理念和机制。面对这一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每个国家,每个执政党,每位政治领袖,都必须面对现实,着眼未来,向本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交出一份答卷。以习近平为首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场极为特殊的历史“大考”面前,展示出非同寻常的组织动力、动员能力和协调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以集体主义为根基的政治文化,表现出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和潜能。中华民族愈挫愈勇的优良品格,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谱写出举世叹服的壮丽篇章!

二、中美关系“准危机”已成世界大变局的重大变量之一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力量对比持续改变,世界战略格局深度调整,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重心开始东移。拥有五千年文明底蕴和巨大制度优势的中华民族全面复兴,通过和平崛起而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被公认为百年未有大变局中的最大变量。与此同时,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加速衰败,破坏国际秩序,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料想的灾难性后果,也成为百年未有大变局中的最大变量之一。


美国是一个以输出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为“天赋使命”的传统型帝国,也是一个以操控国际组织体系与全球治理进程、野蛮干涉别国内政、粗暴处理对外事务、妄图长期主导世界的霸权式国家。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经历了因“一超独大”而在国际舞台上“为所欲为”、因遭遇恐怖袭击而世界各地“征伐无度”、因内外矛盾集中爆发而陷入“战略恐慌”三大发展阶段。特朗普入主白宫,是美国陷入“战略恐慌”后各种极端思潮相互作用导致的无奈选择结果,堆积如山的国内问题全面引爆,社会撕裂;错综复杂的对外关系加速崩塌,全面失序。弃约退群、造谣生事、经济裁制、军事威胁、定点清除,成为美处理国际事务的常态化方式。美国因此成了当今世界最大的麻烦制造者,成了不折不扣的“流氓国家”和“无赖国家”。


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范围的“疫情阻击战”“经济复兴战”如火如荼。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最强、肩负国际责任最大的国家。理应与中国相向而行,摒弃分歧,寻求合作,共战疫情,承担一个世界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美国政府倒行逆施,竟在本国遭受疫情重创之际,全面恶化中美关系,将两国关系推至非常危险的“准危机”状态。


这时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奥巴马政府执政后期,美对华政策即已转向防范加遏制。美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孤立围堵中国,即已有目共睹。特朗普打着“美国优先”旗号入主白宫后,全面遏制我和平崛起大战略迅速形成,相关策略和措施接连问世。在经贸领域,发动规模空前的关税战,拉开先经贸后科技而后延至各领域的“脱钩”大幕;在台湾问题上,明目张胆地支持台独势力,直接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在南海问题上,全盘否定我的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组织众多国家对我发难示武,摆出不惜一战架式;在地缘战略层面,加速推进“印太战略”,拉拢印澳日等国拼凑对华攻防同盟;在科技领域,不惜动用金融外交法律等各种手段,封杀国际影响力大的中国公司和企业,围绕5G问题构建反华阵线;在涉疆涉藏问题上,接连出台各种违反国际法的政策与法案,全面触犯中国的安全主权与尊严;在涉港问题上,牵头宣布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构建野蛮破坏我“一国两制”的反华乱港同盟。


尤为可恶的,特朗普政府为转移本国抗疫失利引发的矛盾和危机、利用疫情问题影响本国选民,竟然疯狂地将疫情问题“政治化”。特朗普逢佩奥等人不但对中国的抗疫举措无端指责,极力否定中国抗疫成果的积极影响,千方百计污名化中国,同时还挑动其他国家制造对华“追责”“索赔”的国际闹剧,不断抬高限制中美两国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法律门槛,进而鼓动本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企业退出中国。美国的真实意图,是要打造一个排除中国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构建一个中国无法参与的世界经济新格局和经贸合作新框架,将我国孤立于美国所臆想的新的世界治理体系之外。


特朗普近来不断扬言,美国已无意与中国进行谈判,甚至表示要断绝与中方所有联系。受此极端思想支配,美方对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企业、机构和人员的制裁力度急剧加大,抓捕和羁押中方留学人员以及美方对华合作的科技精英的手法令人发指。制裁中国更多金融机构并将中国排挤出国际清算体系,已经提上日程。禁止抖音微信等中国APP在美国应用等荒诞决策,也已付诸实施。更野蛮的是,强令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后,美国随后放风,要大幅度压缩中国驻美使馆外交人员数量,进一步驱除中国在美记者。不言而喻,霸凌至极的特朗普政府已废弃中美间几乎所有的对话平台与沟通机制。双方共同探索出的竞争合作相辅相成的大国关系新范式,已被推向制度对抗与战略角逐此生彼长的“亚冷战”状态!


在美国霸权政策扭曲发展的影响下,整个国际都变得空前紧张和严峻。中国周边环境的复杂怍、多变性与某些国家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也进一步彰显。在东北亚方向,朝鲜半岛局势依然扑朔迷离,南北关系再度趋紧。日韩关系未见改善,中日关系起伏不定,中日韩区域合作推而不动。


在东南亚方向,越南菲律宾等国不甘寂寞,借机滋事。美国等域外势力继续插手,导致南海地区战云密布,岛礁主权之争与海洋权益之争可能再次被诉诸国际法庭。虽然仍有国家坚持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但经济发展借助中国、安全事务指望美国的二元化政策更加明显。东盟国家近日在南海问题上集体发声,立场严重倒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公开追随美国,加大反华喧嚣,我与南太国家的总体关系面临考验。


在南亚方向,印度出于地区霸权野心,顽固坚持“武力开疆”旧思维,一方面与巴基斯坦等邻国冲突不断,另一方面不断在中印边境肇事,将两国关系推向战争边缘。在此背景下,印度从抵制“一带一路”合作,抵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抵制中国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走向抵制中国商品,抵制中国制造,抑制中国应用软件,严控中方对印投资和人文交流,并与美澳日等国沆瀣一气,共建所谓“印太同盟”,在以邻为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西部与北部方向,中亚各国、俄罗斯蒙古两国对华关系仍继续保持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良好态势。但个别国家对华友好的民意基础不够坚实,对华政策走向带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三股势力的活动仍时隐时现,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一带一路”合作受多种因素制约,许多项目的落实与推进差强人意。

三、疫情冲击后的世界将在变与不变的对冲中走向未来

由于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出发点落脚点相去甚远,防控疫情的措施截然有别甚至相互冲突,近年来因新霸权主义恶性膨胀而受到严重冲击的世界秩序和国际关系,变得支离破碎,弱不禁风。大疫后的世界面貌,包括力量对比关系、地缘政治格局、大国关系框架、国际组织的地位和国际关系准则等,都将发生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变化。但是,综观各种因素,辩证地历史地发展地看,无论世界形势如何动荡,全球治理如何转换,人类社会基本属性和发展大势不会有颠覆性改变,只会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第一,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本质属性不会改变,只会进一步彰显和强化。

此次新冠疫情的发生与蔓延再一次证明,作为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大规模传染病,对人类社会的攻击和危害,是不分民族与种族,不分国别与疆界的,也是不论宗教文化背景与价值观体系,不论国家治理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作为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大规模传染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人类社会的公敌!大疫面前,没有哪个民族能够独善其身,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幸免于难。人类社会目前所遭遇的,是百年未遇的特大生存危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是共同性灾难和挑战。


今后,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还会有更大突破,医疗保健水平还会不断提高。但在繁衍生息、走向未来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无法排除突如其来的意外冲击和灾难。面对共同威胁和挑战,各国人民除相互支持、彼此救助、风雨同行、和衷共济,并无其他选择。目前,全球抗疫格局已初步形成,虽然总体进展不尽如人意,个别国家和某些势力甚至背道而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人类社会命运与共的意识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接受。大疫之后,世界各国安危相关、人类社会休戚与共的格局和意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我们对此要有充分的信心。


第二,世界各国彼此需要共谋发展的经济态势不会改变,只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人类社会早已成为密不可分的发展共同体,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虽然目前的疫情极大地破坏了世界经济运行整体节奏,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断裂,但各国经济的互联性与互补性、世界经济的整体性与统一性,没有改变也无法改变。在此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回到纯粹的主权经济时代,都不可能在离群索居的状态下独立生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只会进一步深化和加强,而不会有半点削弱。

美国试图与中国经济“脱钩”,推动外国企业撤离中国,企图打造没有中国参与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一个排斥中国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更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是一个经济体系完整、工业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大国,是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举足轻重的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更是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第二大经济体。没有中国的广泛介入和深度参与,大疫后的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不可想象,如同没有美国、欧洲、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各个国家共同参与,世界经济整体性难以维系一样。当然,面对今非昔比的世界经济走势,面对深刻调整中的国际贸易秩序,中国不能以小农心态去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组,也不能以小贩心态去应对正在形成的新的国际经贸规则。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更加积极进取、更易于合作的建设性立场,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第三,社会制度角逐与国际影响力之争不会改变,只会更加激烈和复杂。

人类社会本来就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对立统一体。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不同管理模式,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相互比对、彼此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进入近现代历史阶段后,民族国家间的竞争与角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种经纬万端、变幻莫测的竞争与角逐,对整个国际关系发展进程,对人类社会前途命运,有着潜移默化但不可低估的深刻影响。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中华民族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在抗疫阻击战中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经济复兴战中率先突围,治理理念的先进必与制度体制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引起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同时也使某些势力惶恐不安。他们担心中华民族在抗疫斗争中积累丰富经验,会变得更加强大;担心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建设,会站上道义制高点;担心中国政府在经济复兴战中夺得主动,会动摇其世界地位……因而不择手段地污名化中国,否定中国为人类共同安全与进步所作的独特贡献,在全球范围内针对中国制造“山雨未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大疫之后,世界上的制度之争、国力之争和影响力之争,将可能进一步升级,国际战略对立和地缘政治冲突将可能异常尖锐。国际社会必须认真准备共同应对新霸权新冷战带来的新威胁新挑战。


第四,不同文明形态既彼此有别又互通互鉴的历史大势不会改变,但会有新的特点和内涵。

人类社会自古就是不同文明共同组成的历史集合体,当今时代的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世界各国只有各具特色才能获得相互影响此生彼长的发展前提,只有平等相待才有获得取长补短交流互鉴的现实可能,只有开放包容才有获得兼收并蓄协同发展的不竭动力。此次疫情全球暴发,世界各国抗疫行动大不相同,不同文明形态的差异性、独特性与互通性、兼容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和释放。文明没有好坏优劣之争,只有地域区域之别,再次被复杂而具体的人类实践所证明。不幸的是,某些势力顽固持有的“文明优越论”,也在全球抗疫行动中得到了传播和放大,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但不管怎样,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目前仍在持续发展的疫情阻击战、经济复兴战和舆论争夺战,终究会告诉人类社会:世界各国必须加强联系与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相互隔膜与排斥,彼此嘲笑与诋毁。人类社会应当懂得也终究会懂得:任何形态的人类文明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大疫之后的国际社会,会更加警惕和防范某些国家固守“文明优越论”的危险性,更加充分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性,更加理性地面对不同文明关系的复杂性。文明共生仍将是大疫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人类文明的互动与融合只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四、中国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化要有长期而充分的准备

在国际社会还没有找到战胜新冠病毒的济世良方的严峻形势下,以邻为壑、相互仇恨、彼此隔绝的“政治病毒”仍在疯狂传播。嫁祸于人、诋毁他国、鼓动战争的“精神瘟疫”依然挥之不去。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时代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8日已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由于国际力量对比关系加速演变,大国关系框架深刻改变,中华民族今后将别无选择地长期处于国际事务的风口浪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内外工作两个大局中全面执行总书记指示精神,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清醒头脑,始终坚守底线思维和昂扬斗志,努力做到观察国际风云变幻“一叶知秋”,应对突发事件“防微杜渐”,坚持不懈地开展新形势下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百年巨变中,在波涛汹涌的历史大潮中,破浪穿行,一往无前,不断接近理想目标,最终抵达胜利彼岸。


第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社会在繁衍生息、薪火相传、走向未来的曲折进程中,总要遭遇源自内部或外部的各种风险和危机,总会面对可以各种预见和无法预见的危难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类社会安全与发展利益密切交织、前途与命运彼此相关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点,早有科学判断和思考,反复强调各国发展利益、安全利益的关联性和一致性。201332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也在许多场合,一再阐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目前是,今后也仍将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基石,是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对外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行动指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后,习近平与许多国家元首和国际组织领导人通电话,强调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合作,更需要维护多边主义,更需要坚持国际公正和道义。中国将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显然,大疫之后,中国仍将坚定不移地继续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灵活运用相关政策对待和处理涉外事务。中国与世界同在、与时代同行的意志与决心,将凝成永恒。


第二,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参与和推动全球性抗疫合作。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国家治理体制不同、社会习俗和文化心理不同,面对无法预测和抗拒的重大灾难,世界各国并非都能独自应对。一些国家在特定情况下寻求外部支持和帮助,理所当然。外部力量尽最大可能施以援手,天经地义。这符合人类社会的人道主义品格和本性,符合危难关头和衷共济的永久诉求。西方某些势力企图利用疫情蔓延制造冷战,将国际抗疫行动引向对立与冲突的轨道,但大疫当前,人类社会要求共克时艰、相互救助的健康意识和主流诉求不可违逆。


3月召开的G20特别峰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各方郑重承诺,要采取一切必要的卫生措施抗击疫情,及时分享各种资讯及共享研究所需资源,实行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经济措施和担保计划,抵销此次疫情带来的社会经济和财政影响。习近平主席明确宣布,中国愿同有关国家共同分享防控疫情的有益做法,同时提出了坚决打好新冠肺炎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一系列很有操作性的建议和主张。


鉴于全球抗疫行动可能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参与全球抗疫仍将采取合作方式。中国的付出和努力,既会得到善意的回报,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其中包括敌对势力恶意攻击炒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不管形势多么复杂,任务多么艰巨,遭遇多少艰辛挫折,中国都会矢志不移,砥励前行,坚持全球抗疫合作,承担应有责任,履行相应使命,发挥更大作用。在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面前,中华民族不会有任何退缩和动摇。


第三,要继续坚定不移地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在防止经济全球化倒退、探索建立新的经贸秩序、推进新型国际合作的过程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价值和作用。大疫之后世界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和平发展的新选择,作为国际社会合作共赢的新范式,仍可带动世界各国摈弃社会制度差异,超越意识形态纷争,最大限度地实现发展理念对接、政策法规对接和机制体制对接。


今年,由于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各国政府都不得不将施政重点转移到防控疫情上来。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合作,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干扰。一方面,国内企业面临生产、流通、融资、用工、安全等多方面困难,走出去的意愿相应下降,执行境外合同、履行责任和义务的能力打了折扣。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无力继续推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新项目新工程此呼彼应的状况一段时间难以再现。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势力借机唱衰“一带一路”前景,挑拨中国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测因素有所增加。


对此,中方已有清楚认识和足够准备,已在资源配置、着力方向、政策引导等各方面作出新的安排和部署,以确保“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平稳运行。从长远看,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一如既往,攻艰克难,百折不回,又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格恪守稳中求进总方针,调整行为方向,优化项目质量,提高合作水平,化解安全风险,确保人员安全。要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将“一带一路”建设与保障国计民生、推进公共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进来。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再一次强调:中非之间要加强“一带一路”合作,要将合作重点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领域倾斜。这一重要表述,显而易见,并不仅仅针对非洲,同时也适用于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合作伙伴,适用于“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


总而言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大流行,标示着人类社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自身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并将持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力量对比、国际战略格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地缘政治环境,可能呈现出许许多多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局面。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中国人民是拥有伟大创造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拥有强大生命力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这些未曾预料到和以后也无法全部预料的巨大变化,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科学判断和战略思考,即“我们所遇到的许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


基于这样的判断和思考,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长期考验,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树立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开明开放包容合作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中国道路中国成就中国贡献的影响力感召力。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古老的中华文明,将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通过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融合发展,加速成长为更加优秀更加先进的现代文明。中华民族与世界风雨同舟的历史进程,也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提问环节:


问题一:如何回应疫情发生以来国外的对华负面舆论?我们是否能从疫情中学习新的思路来建设我国的软实力


答:如何做好对外传播,如何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疫情发生以来,美国和西方敌对势力,抓住疫情首先爆发在中国这一点,造谣生事,大做文章,企图给我们带上疫情发源地这样一个帽子,所以在这场舆论争夺战中,我们处于被动的地位,虽然很多国家听信了西方国家的谣言,但是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通过驻外使馆,通过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通过不断的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国际社会传递关于疫情的最新消息,做到以理服人,以事明理。我们所做的大量工作,逐渐彰显出了成果,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疫情并不是在中国首发,疫情最早出现在哪里需要科学家们共同探讨,不能把疫情政治化。我们在这次舆论战中也学到要坚持不懈的做好新闻传播工作,所以我们及时的推出了关于中国抗疫行动的白皮书,但是,我们要明白,对于在其中搅混水的国家,无论怎么澄清都是徒劳的,将来我们面对的舆论战会是持久的。对外传播是我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任务,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问题二;当下中美舆论战如火如荼,中国主流媒体是否也在其中刻意夸大美国负面形象,以回应美国的刻意抹黑造谣?这是否也是加剧双方民众对彼此不客观、不冷静、不正确的印象的一种助力?中国的舆论导向是不是也存在问题?


答;在对外传播工作上,客观、理性、公正、科学,是我们一贯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而西方媒体缺少管控,造谣生事,无中生有是西方媒体的家常便饭,我们的主流媒体有着严格的管理,不管是对外传播还是对内宣传,我们都遵循着对历史,对国家负责。但是我国进入了自媒体异常发达的时代,经常会有些不实信息泛滥成灾,扰乱我们的社会视听,自媒体也是媒体,自媒体的观点,看法也会传到境外,所以现在媒体的管控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网络,媒体的治理是我们的一个共同任务。在其中,中美分别要负多大的责任,是我们可以坐下来谈的。我也赞同提问者的想法,我们要净化舆论场,不能让错误情报泛滥,影响我们的国民情绪。我们在反对民粹主义的同时,自己也要警惕民粹主义。

问题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和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亚五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和重要腹地,当地人民对于一带一路总体持怎样的看法,是否和中国人一样对于丝绸之路怀有深厚的情感呢?


答:中亚五国在历史上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地区,同时也是各种文化交汇的地区,阿拉伯人,希腊人,蒙古人,土耳其人等等都在这里留下过印记,而中亚人对于丝绸之路感受很深,他们非常重视丝绸之路精神的发掘。十多年前,在撒马尔罕有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丝绸之路研究项目,美国,韩国,阿塞拜疆,土耳其都参加了,遗憾的是缺少了中国的身影,没有中国的参与,丝绸之路的研究结果可能就会出现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论判断,现在这种情况在改变,我们与中亚国家在发掘丝绸之路精神上,共同做了很多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2013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就是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而后在印尼提出共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把两个倡议合二为一,统称为“一带一路”。习主席关于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倡议一提出,就获得了哈萨克斯坦社会各界的赞叹。近几年,我们和中亚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很多重大项目,总体上说。中亚国家对于一带一路是表示欢迎的,是愿意参与的。在我们“一带一路”概念还没有提出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做了很多复兴丝绸之路的工作,我们跟中亚国家有陆路口岸,有铁路相通,有航班往来,有能源合作,交流的桥梁早就建设了起来。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中亚国家受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也有很多人对中国持有很重的戒心。总体来看“一带一路”给中亚国家带来了实惠,提升了他们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了他们互联互通的水平和贸易规模,也提升了中国和中亚国家民心相通的质量和水平。所以说“一带一路”在中亚国家的推进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得到了相对广泛的支持和赞同。

问题三:由于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特朗普政府的表现如此糟糕,请问您觉得特朗普还会连任吗?若会,中国应该怎样未雨绸缪应对挑战?若不会,那么下届美国政府会改变策略来修复中美关系吗?


答:这是一个很难做出准确判断的问题,当年希拉里和特朗普谁能入主白宫争论比较大,而且大都觉得希拉里胜算比较大,但到了最后关头,特朗普赢得了多数票,成为了白宫主人。现在看,特朗普面临很多问题,抗疫的糟糕表现,包括他对中国的政策美国国内也不是全部赞同,特朗普最终会不会连任,现在看确实很难判断,拜登的支持率在上升,但是拜登的反对声音也很多,民意调查有时候也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我个人感觉,特朗普胜任的可能性还是有的,甚至比拜登的胜算还大,因为在职总统可支配的资源要多,谋求连任一般来说比挑战者胜算要大。如果特朗普连任,那么他的全球政策将会继续,在对中国关系上,会继续抓住台湾,南海,香港问题给我们制造麻烦。如果拜登先生当选,从现在来看,美国两党对华态度强硬是一致的,把中国作为最大的对手两党达成了共识。所以我们也不要抱太大幻想,不要以为民主党人上台了,美国的对华政策就会出现180度大转弯。我们要有一个认识,无论谁当总统,美国对华的国家意志不会改变,充当世界霸主的野心不会放弃。

问题四:现在的两岸关系僵化严重,疫情也影响了台商、两岸青年、民众的交流,两岸青年交流在疫情中一再被政治化,您认为我们应怎样推进两岸民间的交流,两岸青年的交流未来会怎样?


:台湾是我们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部分,台湾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中来,给我们的两岸交流带来很多困难,疫情的发生,使困难更加突出,再加上台独势力在台湾地区处于连续执政的状况,使我们对台工作的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当然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但是我们对于台湾问题是有原则有立场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原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台湾最终要回归祖国,这个意愿也是神圣的。我们现在要寻找一切机会,利用一切可能继续做台湾各界的工作。推动两岸的交流,推动双方的经济合作,推动青年人的互动。因为疫情,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使这种联系的进程放慢了,但是我想我们会努力恢复,随着疫情的缓和,两岸的交流尽量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是事情有时候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台湾当局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执迷不悟,越走越远。所以我们也有多手准备,我们过去没有放弃,今后更不会放弃以武力解决国家同一问题。

问题五:当前西方国家围绕香港、新疆、西藏等地的人权问题责备中国,中国也给予了相应的回击。国际社会也有不少学者围绕这一话题发表了各种文章,抛去媒体的抹黑倾向性严重的评论,请问境外对相关人权问题的一些观点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一些外国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是仅仅基于网络信息所作,还是说他们会亲身去到新疆等地实地考察并做出评论?


答:关于新疆、西藏、香港问题,西方媒体确实有很多颠倒黑白的言论,在国际社会和我们的周边地区都做出了相当大的影响,这种情况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世界人的观点立场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判断问题的是非也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评论大部分还是道听途说,有的是无中生有,并不可信。为了消除这些无中生有的虚假信息,我们的有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发表白皮书,发表文章,或者组织一些国家政要,记者到新疆,西藏参观考察。这些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要幻想,世界上所有人都能接受我们的解释和结论。因为敌对不友好的势力总是有的,故意抹黑中国的行为总是有的。我们做到心中有数,对虚假信息,不实的传言,有力,有理,有节的进行斗争,让国际社会尽可能客观的认识我国的新疆,西藏和香港。

问题六:现在我国和澳大利亚关系的前景如何?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会有一个怎样的发展?


答: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国家,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澳大利亚,包括新西兰有一段时间与我国的关系非常好。中国曾是澳大利亚铁矿石,牛肉、奶制品的重要出口国。另一方面,中国人求学海外,也把澳大利亚看做一个重要的选项。从这些方面看,我们的经济利益,人文交流方面的关系都是比较密切的。但是归根到底,澳大利亚与西方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在外交政治取向上是相互衔接的。在西方国家对我国一些问题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时候,澳大利亚从来都不甘寂寞,包括这次疫情发生后,也跟着美国高喊追责,高喊索赔。现在两国关系已经收到了严重的伤害,它也知道中澳双方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都会收到损害。而澳大利亚收到的伤害是它慢慢无法承受的,尽管这样,他们把疫情问题政治化,把人权问题放到国家利益之上。所以用这种思路来处理中澳关系,前途是不乐观的。包括在南海问题上澳大利亚是走得非常远的。所以我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澳关系会进一步恶化。中澳关系受中美关系的影响很大,如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美关系继续持续准危机状态,那么中澳关系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贸易关系大幅萎缩,人文交流水平下降,政治互信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们同澳大利亚的关系也会影响到我们同整个南太平洋国家的关系。所以我对中澳关系中短期看,是不看好的。

问题七:在疫情或者后疫情时代,中国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会如何推进,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答:我们一开始讲“一带一路”概念是不包括欧盟国家的,后面来看是越来越宽泛了,所有与我们合作的国家和地区都纳入到“一带一路”这个大概念中来了。现在看,欧盟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我们开展合作的意愿还是有的。比如说意大利,希腊。疫情发生以后,虽然欧盟讲不会跟着美国的政策转,尽管如此,中国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也更加的复杂化,在武器合作等方面受到了美国的影响。总的来说,东欧国家受到欧盟的帮助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与我们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意愿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我对在中东欧国家继续推进“一带一路”还是有信心的。


视频回放:

https://v.qq.com/x/page/w3136w5skgp.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