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首页|收藏|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学术交流

“师生学术对话”系列活动之“宗教与全球伦理”顺利举行

2011-01-04 来源: 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 浏览:

12月22日 晚,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师生学术对话”系列活动之三“宗教与全球伦理”在主楼南401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张华教授、郁有学博士、孙海燕博士,分别就中国道德文化中的“和”、“慈”、“礼”三个专题发表了观点,并与来自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多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交流。

张华 教授围绕“宗教与全球伦理”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从“全球伦理”是什么入手,介绍了当前宗教多元主义的观点及其方案。首先是在“世界宗教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全球伦理”这一观念的天主教神学家孔汉思(Hans Küng,又译汉斯昆)。孔汉思提出“没有宗教间的和平则没有世界的和平,没有宗教间的对话则没有宗家和平”,认为“全球伦理”“是从各个宗教当中共有的观念和成分当中提取相同的部分,然后组成全球性的伦理概念”。接着是英国伯明翰大学的John Hick(约翰希克),他提到宗教多元主义的解决方案时提到“所有的宗教都是在对终极真理的一种诠释和一种追求”,而神学美学家冯·巴尔卡萨的多元主义观点则认为“其实世界各个方面的宗教组成了一部交响曲,这个交响曲需要指挥,这个指挥是基督教,是基督教的上帝”。 介绍完几家观点之后, 张华 老师阐述了自己对“全球伦理”的理解,认为“全球伦理只是宗教多元论的解决方案之一,其中并没有一个核心,不能让一个宗教来指挥其他的宗教,而是说从所有宗教当中,寻找共同的东西。”期间, 张华 老师介绍了收录有《全球伦理普世宣言》的《Global ethic and global responsibility(全球伦理与全球责任)》一书,并通过图表阐释了“全球伦理是大家共同尊崇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郁有学 老师就“人文素养与儒家礼乐文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知识与素质不同,知识是人认识的成果,而“只有当一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能够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人生态度、行为方式或者是思维方式”时知识才能成为一种素养,即“知识必须在生活当中体现出来才称为素质”,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亦是如此。人文知识就是文史哲三种学科所讲的道理,是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成果,而只有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地体现出来的人文知识,才能变成人文素质。两者的关系便是传统哲学所讲的“知与行”的关系,“人文知识是求知,人文素质是力行;人文知识是知道,人文素质是体道”。至于如何培养人文素养, 老师认为应该从待人接物开始做起,要有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进行完这一论题的讨论之后, 老师接着又作了关于儒家“礼”的论述。首先介绍了“礼”是“人和禽兽区别的标志,是别夷夏的标记,是一个伦理和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准则和人际交往的方式”,而要学“礼”,莫过于“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仪礼》记载了上古时代人与人交往、国与国交往的礼仪和规范,《周礼》记载的是国家的官制,而《礼记》是对《仪礼》背后意义的解释。至于如何做到“礼”, 老师认为便是“勿不敬”,即“在任何场合下就不要有不敬的态度,言若思安”。

孙海燕 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佛教与慈悲精神”。 老师提到,佛教在全世界有三种形态,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地的藏传佛教,而中国的汉传佛教的核心精神便是慈悲。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亦与佛教相关,相传佛陀在这一日悟道,悟到了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即“苦集灭道”。佛教认为“苦”来源于“人的无明和烦恼,而人的无明和烦恼又来自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解脱苦的方法在大乘佛教中是慈悲利世的精神。 “慈”是给予快乐,“悲”是拔苦,“慈悲”即为“在成就他人当中获得自己的成就”,最高的慈悲精神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建立在万物一体之空性智慧的认识基础上的。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团体就本着慈悲的精神积极实践慈善事业。 老师认为,佛教的慈悲精神可以为当代人的心灵建设提供有益的资源,也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在聆听完老师们的介绍后,同学们针对活动主题进行了讨论,联系当下热点提出了各种精彩的问题,比如由“复旦学生对于为救援自己离开雪山而有警员遇难这一事件无动于衷”这一话题引发了关于人性,关于知识与素养的探讨,提到了“能流利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的孩子却不懂得尊重奶奶”这一案例而引起关于国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失败原因的思索等,老师耐心细致地一一予以解答。

此次活动是继“师生学术对话”系列活动的第三场活动。至此,本学期的师生学术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