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院动态 >正文

《人民日报》:埃及蒂娜《中国科幻文学生机勃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发布日期:2022-11-09 】

2022年11月9日,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史”及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一带一路汉学话语体系研究”项目提供学术支持的汉学访谈《蒂娜:中国科幻文学生机勃勃》一文刊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

文章由“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史”项目组成员、华体会体 “一带一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立倩整理并撰写。

蒂娜近照

受访者供图

2015年,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斩获“雨果奖”,在海外掀起一股中国科幻文学研究热潮,埃及青年汉学家、本哈大学语言学院教师蒂娜(DinaMohamedTohamy)正是这股热潮的推动者之一。她长期从事中埃比较文学研究,对中国古典文学与科幻文学有独到见解。近日,围绕相关话题,蒂娜接受了专访。

蒂娜接受徐宝锋教授专访

问:您为什么选择研究中国科幻文学?

蒂娜:中国科幻文学是我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中国历史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沃土。中国人很早就开始思考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并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宇宙观。我最喜欢的诗人屈原曾发出“天问”——“冯翼惟象,何以识之?”“阴阳三合,何本何化?”这其中有蕴含在哲学思考中的科学意识。中国古代有很多基于现实的科幻故事,如《鲁班造木鸢》《偃师造人》等。阅读这些古代科幻故事,能够观察到彼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的社会环境、科技发展。

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科技工作者正聚焦科技创新、宇宙探测,着眼人类未来。今人对新兴科技的热望与飞速变化的现实生活,正是中国科幻文学不断前进的内驱力。在这个意义上,科幻文学接过了传统经典文学的接力棒,面向未来,探索和书写着正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一切。因此我认为它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问:您认为,中国科幻文学与传统文学是什么关系?

蒂娜:中国科幻文学以颠覆传统文学的方式赓续中国文学传统的使命。它以丰富的想象力消解科学的枯燥与晦涩,同时不断将人类抛入陌生化的世界中,迫使读者从异于日常生活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世界,从而培养、提升同理心和共情力。中国科幻文学与传统文学都有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但前者的出现显然为后者注入了生机活力。

问:您在去年发表了《中埃幻想文学与科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以刘慈欣和尼哈德谢里夫为例》一文,您眼中的刘慈欣是一位怎样的作家?

蒂娜:长期以来,科幻文学的重镇在西方,但刘慈欣却是立足于中国文学传统、土生土长的世界一流科幻作家。他的作品既有一般科幻文学对技术的褒扬,又在根底处向中国古典史诗传统回归,因此我觉得《三体》可以视作现代版的“天问”。

在我眼中,刘慈欣更注重探索人类社会与宇宙、科技的关系,借此叩问人性与道德,从宏观的宇宙视角省思、关怀微观社会现实——这种对内在道德的敏感与强烈的人性意识,是中国文化的气质。从写作风格来看,刘慈欣以恢宏的想象力驾驭细腻的文字表达,几乎让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直达眼前,他的文字散发出中国语言之美。你能感受到,他笔下的科幻世界既是当下现实与无限可能性急速对撞的结晶,又是中国文学传统厚积薄发的力量显现。

问:中国科幻作品在您的国家受关注程度如何?

蒂娜:近十几年来,中国科幻作品在埃及逐渐受到重视。中国科幻文学生机勃勃,我们阅读中国科幻文学,便是在阅读当代中国。因为科幻文学更直观地反映出所在国的“硬实力”与谋求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科幻文学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作家思想的深邃,为埃及读者带来一幅幅洞察深刻的人类未来图景。这对埃及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中国科幻源源不断地激发着埃及作家的创作灵感,也让埃及人意识到,中国人与我们一样心怀对人类命运和未来的关切。

中国科幻的勃兴无疑扩展了埃及汉学界的研究视野。作为一名中埃比较文学研究者,让更多埃及人通过这些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感知与理解中国,进而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学与文化,是我的学术使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