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院概况|新闻公告|研究人员|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中华文化国际教育|国际合作|学术刊物|规章制度|资料下载
学术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华体会体 文化青年学术沙龙系列第三期精彩开讲
发布日期:2020-10-31 浏览次数: 字号:[]

2020年10月27日下午,由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的“未来——华体会体 文化青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第三期在综合楼清常厅精彩开讲。本期主题——《文学经典阐释中的整体观照与文本细读——以清末民初报刊小说“笔说”<聊斋>为例》,由中华文化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王金花老师主讲,陈皛老师主持。

(陈皛老师主持)


(王金花老师作讲座)

讲座伊始,王老师首先引入问题“什么是经典”。一般认为,“经典”就是文本本身,从阅读与接受的角度来看,“经典”包括经典文本及其诠释文本的整体。由此王老师引出了本次沙龙主题的第一个重要内容——《聊斋志异》作为文学经典的传播与接受,其传播向度分为精英文化圈和平民文化圈。

其在“精英文化圈”的传播过程从稿本、手抄本、刻印本、注评本再到绘图本,接受者从“同邑文人圈”到贯通鸿儒硕学。到了清朝末期,《聊斋志异》的传播范围又进一步扩大, “无论名会之区,即僻陬十室,靡不家置一册”。到了清末民初,《聊斋志异》在“平民文化圈”传播与接受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评书《聊斋》。

在此背景下,当时的文人兼报人和演说员的阐释者仿照评书体,用北京方言在小报上连载《聊斋志异》,是谓“笔说”《聊斋》。王老师选取了“笔说”《聊斋》系列小说中的“评讲聊斋”和“讲演聊斋”两个系列,从整体观照的角度,对评讲、讲演的区别进行了说明,并结合当时的通俗教育背景,着重探索了“评讲”向“讲演”转变的原因。

接下来王老师又以具体篇目为例进行“文本细读”,深入剖析《聊斋志异》“众体皆备”的特点,并兼及当时小说与时文和古文等文体相关因素的相关渗透,以及小说评点传统,展示了“笔说”聊斋系列小说阐释者在用八股文法评点小说方面所作的承袭与创见。


(陈民镇老师评议)

(丁珂文老师评议)

评议环节中,陈民镇老师提问:除了“笔说”《聊斋》之外,当时是否还存在其他经典进入通俗讲演?在所有讲演题材中,“笔说”《聊斋》居于何种地位?“笔说”《聊斋》是否达到了开启民智的预期目标?丁珂文老师则基于文艺学领域研究对王老师的报告进行了跨学科的理解和补充。

丁老师提到雷蒙德•威廉斯“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点,看报听书是老北京人茶余饭后的一部分,这个行为透视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丁老师还提到了霍加特的研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工人阶级通过收音机和报刊接受通识教育,与清末民初的《聊斋》讲演活动有相通之处;并从《聊斋志异》域外翻译传播中“观风俗”的角度为本次报告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丁老师提到,通过民众的文娱活动,研究者可以探究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阶级与社会问题。

王老师简单回答了陈老师的相关问题,指出当时还有类似的述古小说,“笔说”《聊斋》是其中的佼佼者。王老师还对丁老师的跨文化评论表示感谢,本次活动在师生交流和评议中圆满结束。


中华文化研究院文化青年学术沙龙每两周举办一次,旨在充分发挥学术交流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