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院概况|新闻公告|研究人员|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中华文化国际教育|国际合作|学术刊物|规章制度|资料下载
学术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首页
>>学术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中华文化传承传播论坛暨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开题研讨会在北语召开
发布日期:2019-03-12 浏览次数: 字号:[]

3月10日,中华文化传承传播论坛暨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开题研讨会召开,就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华诗词的语言艺术原理及其历史生成机制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历代方志所见文学文献整理研究“两个课题进行开题研讨。


会议现场

华体会体 副校长张旺喜教授出席本次论坛;原国家图书馆馆长、首都师范大学詹福瑞教授,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大康教授、吉林大学张福贵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过常宝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左东岭教授、西华师范大学伏俊琏教授、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朱万曙教授、清华大学刘石教授、北京大学张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秀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陈斐研究员等15位著名学者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华体会体 韩经太教授、张廷银教授与“中华诗词的语言艺术原理及其历史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组成员、“历代方志所见文学文献整理研究”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华体会体 科研处处长张健研究员主持。

张旺喜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参会的评议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华体会体 承担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任务的总体情况,充分肯定了两课题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他强调,韩经太教授的“中华诗词的语言艺术原理及其历史生成机制研究”和张廷银教授的“历代方志所见文学文献整理研究”两个项目,汇集了新时代人文学科的优秀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中华诗词的语言艺术原理及其历史生成机制研究”项目开题研讨阶段,詹福瑞教授主持会议,张福贵教授、葛晓音教授、陈大康教授、郭英德教授、过常宝教授、王秀臣教授等专家依次发言,充分肯定了此项目的重要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认可以中华诗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本质规定出发的研究思路,以为这一“回归文学”并“切入本体”的研究项目对建构具有诗性审美典型特色的中国艺术哲学体系的思想路径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历代方志所见文学文献整理研究”项目开题研讨阶段,左东岭教授主持会议。伏俊琏教授、廖可斌教授、朱万曙教授、刘石教授、张剑教授、杜桂萍教授依次发言,认为此项目成果在学术思想、学科发展与文献资料发现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学术思想上,将进一步增强和明确以全作品、全文献为核心的全面文学理念;学科发展方面,将进一步推动文学和文献学的结合;文献资料发现方面,文学史研究的文献将实现数量和效果的同步提升,从而推动学术研究在新文献的支持下得到长足发展。

两项目研讨过程中,专家学者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和指导性意见,并期待这两个项目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贡献新的力量。

开题结束后,两项目分别进行组内研讨。确定下一阶段努力攻关的方向。课题组成员表示,无论是对中华诗词语言艺术原理及其历史生成机制的探索,还是对历代方志所见文学文献的整理研究,都将极大提升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效率与质量,对“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拓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格局,使之努力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华体会体 “中华诗词的语言艺术原理及其历史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组与“历代方志所见文学文献整理研究”项目组必将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会人员合影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Baidu
map